经济日报:一个人的高原国际邮路
地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境内乃堆拉山。
海拔:2900米——4400米。
长度:往返76公里。
环境:从山下茂密的丛林到山中逐渐变稀的树林到白雪皑皑的山顶。
这是52岁的西藏自治区亚东县邮政分公司藏族国际邮件交换员亚林的工作记录单。
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印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气候恶劣,交通不便,每年大雪封山达7个月之久,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最短的通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陆路贸易通道。就在这里矗立着一座国际邮件交换厅,中印双方往来的国际邮件,都在这里交换。而常年行走在这条风雪邮路上的邮递员只有亚林一个人。
1998年之前,这条邮路还是马班邮路,往返76公里需要整整两天时间,一路上基本上看不到人,陪伴着亚林的只有一匹马,那时候他还随身带着防熊的驳壳枪。随着邮件量的增大,上山路况的逐渐好转,1998年由摩托车邮班代替了马班,1999年年底通了汽车邮路。
按照国际惯例,国际邮件交换的时间都是雷打不动的,即使没有邮件,空袋也要准时交换。“11点钟准时交换,晚1分钟也不行。”之前交通不便的时候,冬季经常大雪封山,雨季又常遇道路塌方,为了确保准时交换邮件,亚林总是要提前一天上山,晚上住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腰,第二天天不亮接着往上走。每逢大雪封山,马匹、车辆无法继续前进时,亚林只能肩背邮件,手里拿着铁锹,一边挖雪开路,一边慢慢往上爬。因雪厚路滑,体力消耗大,亚林多次从山坡上滚下,滑到了山谷,衣服、裤子被尖利的冰块划破,手掌也磨出了血泡。他曾连人带邮包跌进2米多深的雪坑里,脚也扭伤了,忍着疼痛,拄着根树枝艰难地往山上爬,十几公里路用了6个多小时,最终提前到达了国际邮件交换站。
亚林在负责跟印方交换邮件的同时,也将报刊与书信送到哨所官兵的手中,年复一年,哨所的官兵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亚林却一干就是28年,从“小伙子”变成了哨所官兵口中的“亚林叔”。
当地驻军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下山的机会很少。亚林义务担负起为官兵采购商品、捎带物品的任务。战士们说要给亚林一点辛苦费,亚林谢绝了,还经常倒贴钱,为战士们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看到山上的战士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时,亚林还常常会把自己家种的苹果、蔬菜送到山上让战士们品尝。冬季山上用水困难,战士们的衣物无法及时清洗,亚林会大包小包地带下山,交给家里人清洗晾晒叠好再带上山。说起这些事,亚林脸上会露出暖暖的笑容,“我们就是一家人嘛,有什么可见外的”。
现在,收件人写着亚林名字的邮件、打给亚林的电话也越来越多,很多乃堆拉沿线哨所的官兵们退伍后,心里始终记挂着这位可爱可敬的老大哥,常常给他写封信或打个电话,像老朋友一样聊聊天。
高原邮路人中传着这样一句话:“西藏很多地方本没有路,自从邮递员走过,也就有了路。”在这雪域高原上,邮路人用自己的双脚书写着真挚动人的中国故事。
次仁曲巴在搬运邮件。
次仁曲巴在分发报纸。
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邮递员格桑次仁(藏族)正在寄送快递。由于身体原因,次仁曲巴目前已经不再担任普玛江塘乡的投递任务,接替他的是小伙子格桑次仁。
格桑次仁将快件送到官兵手中。
措姆(右二),藏族,1992年9月出生于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独自负责珠峰邮局所有的日常工作。珠峰邮局座落于珠穆朗玛峰山脚,海拔52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邮局。她每年为数十万游客的明信片盖上珠峰纪念邮戳。
措姆在为游客明信片盖戳。
珠峰大本营的珠峰主题邮局,后面云雾中的就是珠峰。据了解,珠峰主题邮局是西藏邮政打造的“天上西藏”系列主题邮局之一,目前,西藏邮政已运营拉萨“天上西藏”主题邮局、阿里地区札达县古格主题邮局、昌都市茶马文化店、山南市昌珠分店等5家“天上西藏”系列主题邮局。
在拉萨“天上西藏”主题邮局,员工正在给游客介绍旅游产品。
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邮局次旺石达(左一)在整理货品。近年来,西藏邮政与地方联合开展精准扶贫项目,收集有需求、有特点、有价格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利用“线上 线下 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稳步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工作。
西藏自治区纳木错自然保护区邮局,旦增洛珠(左)正在给游客介绍旅游产品。自农村电商工作开展以来,西藏邮政已在全区各地(市)多个邮政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小商超店、旅游景点等地建立“邮掌柜”、邮乐购、邮乐网、天上西藏e邮等网上购物和销售系统。
扎什伦布寺,来自香港的游客在展示中国邮政设计制作的景区门票。西藏邮政以深度融合西藏旅游文化、西藏民俗文化和邮政文化为核心,以邮政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支撑,服务景区,服务游客,融入西藏旅游发展热潮,助推西藏旅游经济的发展。